在阿聯(lián)酋阿布扎比舉辦的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(IUCN)世界自然保護大會開幕環(huán)節(jié)為這場為期一周的會議奠定了有力基調。各國領導人、專家及其他參會者圍繞大會主題“重振全球治理,造福自然與人類”展開探討。
大會首日同步啟動了論壇、展覽與會員大會,并開展了主題演講、線上播客、培訓與能力建設研討會,以及會員大會首次會議。
大會開幕式
在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殿下的見證下,帕勞總統(tǒng)Surangel Whipps Jr.以“bul”理念為引宣布大會開幕?!癰ul”是村落酋長采用的休耕制度,旨在讓自然得以休養(yǎng)生息。他強調,“bul”所體現的適應性、自我約束與尊重自然的精神,對平衡自然保護與人類福祉至關重要。
阿聯(lián)酋總統(tǒng)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
摩洛哥公主Lalla Hasnaa強調了青年群體在確保公平包容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設計環(huán)境挑戰(zhàn)解決方案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摩洛哥公主Lalla Hasnaa
阿聯(lián)酋氣候變化與環(huán)境部部長Amna bint Abdullah Al Dahak在主題演講中指出,對環(huán)境的責任“并非選擇,而是道德承諾”。
阿聯(lián)酋氣候變化與環(huán)境部部長Amna bint Abdullah Al Dahak
IUCN主席Razan Khalifa Al Mubarak坦言多邊主義正面臨壓力,但同時指出一種新興合作精神正認識到人類與自然的不可分割性,并將本屆大會譽為“將共識轉化為團結、將團結轉化為行動的契機”。
IUCN主席Razan Khalifa Al Mubarak在開幕式上
IUCN高層開幕對話
(IUCN high-level opening dialogue)
對話由IUCN總干事Grethel Aguilar主持。她將IUCN定位為“勢不可擋的變革力量”,并強調,信任科學與傳統(tǒng)智慧是應對氣候變化、生物多樣性喪失及日益加劇的極化等挑戰(zhàn)的關鍵。
IUCN總干事Grethel Aguilar
IUCN自然保護贊助人Sylvia Earle引用已故靈長類動物學家Jane Goodall的名言,提醒參會者:“人類是唯一有能力、也有責任塑造未來數千年的物種”,強調“未來五年作出的決策將具有決定性意義”。
阿聯(lián)酋氣候變化與環(huán)境部部長Amna bint Abdullah Al Dahak
英國威爾士親王William殿下在預錄視頻致辭中指出,“保護自然非少數人之責,而是全人類共同使命”,呼吁將原住民與青年視角納入自然保護。阿聯(lián)酋青年代表Sarah Al Mheiri朗誦了一首以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聯(lián)性為核心主題的詩歌。
主題全會
當日的主題全體會議圍繞大會的五大議題展開,分別是:擴大韌性保護行動規(guī)模、降低氣候超調風險、實現公平性、向自然受益經濟與社會轉型、以及推動保護領域的顛覆性創(chuàng)新與領導力。
構建韌性,擴大影響
(Shaping resilience, scaling impact)
該會議由Foundations of Success的執(zhí)行理事Nick Salafsky主持,探討了擴大保護規(guī)模的實踐路徑。羅布?沃爾頓基金會(Rob Walton Foundation)創(chuàng)始人Rob Walton介紹了旨在2035年前保護162個關鍵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“非洲基石伙伴計劃”,強調穩(wěn)定長期資金的重要性。
Foundations of Success執(zhí)行理事Nick Salafsky
RGE集團副總裁Soo Khiang Bey分享企業(yè)“生產與保護并行”策略,承諾每開發(fā)1公頃人工林,就同步保護1公頃森林。烏茲別克斯坦生態(tài)、環(huán)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部部長Aziz Abdukhakimov重點介紹了“綠色國度”全國倡議,該倡議旨在每年種植2億棵樹。
橡樹基金會(Oak Foundation)環(huán)境項目主任Masego Madzwamuse反思了與資金決策相關的“固有政治性問題”,例如如何通過資金分配轉移權力,以實現持久變革。
橡樹基金會(Oak Foundation)環(huán)境項目主任Masego Madzwamuse
Unearthodox的Cristina Chaminade解釋了擴展規(guī)模的三種形式:“橫向擴展”(擴大地域范圍、惠及更多人群、連接不同倡議)、“縱向擴展”(影響政策制定)、“深度擴展”(推動文化轉型與敘事變革)。
自然保護基金會(Natur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)科學家Arundhati Jagadish指出,設計擴展方案時應考慮創(chuàng)新方案的相對優(yōu)勢、采納者特征及實施環(huán)境。
主持人Salafsky提出,要擴展行動愿景,需先明確參與主體、行為方式、有利條件及障礙,而非直接從待擴大規(guī)模的項目入手,以免產生根本性偏差。
“所有事物所有地點終歸于一”:應對氣候超調風險
(“Everything, everywhere, all at once:”Addressing the risks of climate overshoot)
該會議聚焦氣候變化加劇帶來的風險及應對方案。
會議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阿布扎比分社總編輯Becky Anderson主持。她指出,2030年前需減排43%才能實現1.5℃溫控目標,強調“這并非道德說教,而是要找到公平、快速且基于科學與正義的解決方案”。
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阿布扎比分社總編輯Becky Anderson
聯(lián)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(UNFCCC COP29)主席、阿塞拜疆生態(tài)與自然資源部部長Mukhtar Babayev在主題報告中重點介紹了巴庫舉辦的UNFCCC COP29發(fā)布的“巴庫-貝倫路線圖”,旨在擴大對發(fā)展中國家的氣候資金支持,到2035年使年資金規(guī)模至少達到1.3萬億美元。
在隨后的小組討論中,瓦努阿圖氣候變化適應、能源、環(huán)境、氣象、地質災害與災害管理部部長Ralph Regenvanu表示,會議主題體現了從多方面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,并強調化石能源淘汰的緊迫性。聯(lián)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高級咨詢小組成員Seyni Nafo呼吁加強適應行動,以保護氣候脆弱群體。
海洋平衡組織(Ocean Balance)創(chuàng)始人Finn Ross主張將碳定價作為應對氣候超調的關鍵工具,強調建立公平治理框架評估地球工程方案。Federa??o Estadual dos Povos Indígenas do Pará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Puyr Tembé呼吁增加對原住民行動者的資金支持,并認可原住民領地是保障原住民權利的基礎。
海洋平衡組織(Ocean Balance)創(chuàng)始人Finn Ross
關于國際法院(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)2025年就各國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義務發(fā)布的咨詢意見,Regenvanu部長表示,該意見可能會推動各國國內訴訟,并影響UNFCCC框架下的談判格局。
北大西洋漁業(yè)組織(Nafo)大使呼吁在資金流動與國家規(guī)劃中更多考慮適應行動。他還提到部分主要國家退出UNFCCC的情況,敦促剩余締約方“團結一致”,并表示“面對當前困境,我們沒有停滯不前的余地”。
推動公平,重構包容性保護
(Driving equity, rethinking inclusive conservation)
該會議聚焦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對實現公平的重要性。會議由毛利族(Ngāti Kahungunu)后裔、原住民表演者Whaiā Sonic開啟,由濕地公約秘書長Musonda Mumba主持。
濕地公約秘書長Musonda Mumba
IUCN總干事Aguilar在主題演講中強調,“通往繁榮地球的道路必須以公平為基石”。她呼吁IUCN在以權利、知識、資金為中心的三重轉型下團結起來,并強調應采取基于權利的方法,確保原住民與地方社區(qū)的自由、事先和知情同意。
在隨后的小組討論中,帕勞常駐聯(lián)合國代表Ilana Victorya Seid介紹了該國將保護納入立法的全社會參與模式。聯(lián)合國氣候變化COP29高級別倡導者Nigar Arpadarai強調了多邊決策對社會的影響,以及私營部門在實現氣候與保護目標中的重要作用。
帕勞常駐聯(lián)合國代表Ilana Victorya Seid
巴西原住民基金會(National Found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Brazil)的Joenia Batista de Carvalho指出原住民因爭取基本權利而無暇參與政策制定的困境。
聯(lián)合國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融資特使Mahmoud Mohieldin警示生物多樣性資金缺口正持續(xù)擴大:當前年資金目標為2000億美元,而要填補缺口,需將這一規(guī)模提升4倍。他對全球資金體系的崩潰表示憂慮,并指出,致力于應對氣候、生物多樣性與發(fā)展問題的行動者,正面臨“資源更少、任務更重”的困境。
芬蘭薩米議會青年委員會(Youth Council of the Sámi Parliament in Finland)的Niila-Juhán Valkeap??表示,盡管“人們希望傾聽青年的聲音”,但卻未能真正重視并回應青年的關切。他強調了原住民青年的專業(yè)知識與生活經驗,呼吁為他們提供資源支持,增強其推動變革的能力。
自然受益的未來:將承諾轉化為投資
(Nature-Positive Future: Turning Pledges into Investments)
該會議由IUCN首席經濟學家Juha Siikam?ki開場,由聯(lián)合國開發(fā)計劃署前署長Achim Steiner主持。盧森堡環(huán)境、氣候與生物多樣性部部長Serge Wilmes在主題演講中指出,人類需與自然和諧共處。
聯(lián)合國開發(fā)計劃署前署長Achim Steiner
博茨瓦納環(huán)境與旅游部部長Boipuso Wynter Mmolotsi強調,需推動本國生態(tài)旅游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他介紹了博茨瓦納在野生動物經濟領域的投資,以及確保保護收益惠及當地社區(qū)的重要性。
世界銀行全球氣候變化局局長Valerie Hickey表示,世界銀行每年在自然領域投資55億美元,并指出需為小農戶提供更可負擔的穩(wěn)定資金支持。
亞洲開發(fā)銀行環(huán)境局局長Yoko Watanabe呼吁采取三項行動:將自然價值納入國民核算體系;在各部門中融入環(huán)境與保護考量;使新的金融架構與投資者需求相匹配。
亞洲開發(fā)銀行環(huán)境局局長Yoko Watanabe
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(Taskforce on Natur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)首席執(zhí)行官Anthony Goldner指出,自然資金現存9000億美元缺口,但同時也對企業(yè)開始將自然關聯(lián)納入風險與韌性考量的觀念轉變表示歡迎。
聯(lián)合國資本發(fā)展基金執(zhí)行秘書Pradeep Kurukulasuriya認為,當前金融架構已過時,且現有資產管理體系無法滿足地方需求。
多位發(fā)言人強調,需完善基于科學的自然相關數據與指標,通過透明報告吸引私人融資,展示投資回報并構建共識。
包容性創(chuàng)新與果敢領導:實現我們所追求的變革
(Inclusive innovation and bold leadership:The disruption we seek)
該會議由illumine.earth組織創(chuàng)始人Karimah Hudda主持。她強調,針對自然問題的解決方案實施速度過慢,呼吁領導力與創(chuàng)新實現跨越式轉變。
illumine.earth組織創(chuàng)始人Karimah Hudda
加拿大魁北克省環(huán)境部代表Jacob Martin-Malus介紹,魁北克省在制定自然計劃時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,以響應昆蒙框架的要求。
AfriCatalyst組織首席執(zhí)行官Daouda Sembene指出,自然保護需要更多私人資本,并呼吁各國政府為公共與私人投資創(chuàng)造有利環(huán)境。
弗雷婭基金會(Freyja Foundation)創(chuàng)始人兼主席Anne Deane介紹了基金會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公園(Patagonia Park)的工作經驗,并支持私營資本與慈善機構等所有利益相關方參與保護。
弗雷婭基金會(Freyja Foundation)創(chuàng)始人兼主席Anne Deane
Conservation X Labs主席Paul Bunje分享了賦能資金不足的創(chuàng)新者經驗,包括北美森林火災應對項目與北大西洋露脊鯨保護項目。
非洲保護中心(African Conservation Centre)執(zhí)行主任Lucy Waruingi探討了土地細分問題解決方案的聯(lián)合制定過程,并列舉了一個公共使用區(qū)最終通過立法獲得認可的案例。
馬松吉地質保護區(qū)(Masungi Georeserve)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兼理事Ann Adeline Dumaliang分享了成功注銷保護區(qū)采礦權的經驗,并呼吁為保護一線工作者提供資金支持、認可與獎勵。
精選分會與活動
可持續(xù)包容藍色旅游:地中海、加勒比與西印度洋
經驗分享
(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Blue Tourism:Experience-Sharing from the Mediterranean,Caribbean and Western Indian Ocean)
該分會由IUCN秘書處地中海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部門的Lucia Prieto Fustes主持,重點介紹了IUCN最新發(fā)布的保護區(qū)旅游與訪客管理可持續(xù)性指南。
IUCN秘書處地中海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部門Lucia Prieto Fustes
摩納哥阿爾貝二世親王基金會(Prince Albert II of Monaco Foundation)代表Rachel Clausing指出,旅游應成為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盟友而非威脅,并介紹了基金會為應對地中海旅游影響所做的工作。法國全球環(huán)境基金會(French Facility for Global Environment)代表Stéphanie Bouziges-Eschmann通過視頻會議指出,在過去20年間,該基金已提供超過5億歐元資金以支持沿海地區(qū)的藍色旅游發(fā)展。
隨后的小組討論由2021-2025年IUCN環(huán)境、經濟與社會政策委員會主席Thiago Beraldo Souza主持。他強調,藍色旅游的發(fā)展需以可靠科學與強有力領導力為基礎。
生物多樣性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(IPBES)主席David Obura提及關聯(lián)性評估(Nexus Assessment)與變革性變化評估(Transformative Change Assessment),并強調,在藍色旅游與生態(tài)旅游中開展意識培養(yǎng)與教育,有助于改善沿海社區(qū)生計并實現生計多樣化。
生物多樣性與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(IPBES)主席 David Obura
加勒比青年環(huán)境網絡(Caribbean Youth Environment Network)項目協(xié)調員Tiffany Marcelle指出,需對生態(tài)空間進行地方投資,以惠及沿海社區(qū),并呼吁制定包容性及參與式藍色空間保護政策。
Iberostar Group自然事務總監(jiān)Victor Galvan重點介紹了可持續(xù)藍色食品采購、減少廢棄物、通過公私伙伴關系實現“目的地管理”,以及維護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健康等舉措。
參會者以世界咖啡館形式圍繞兩大議題討論:旅游如何促進社區(qū)福祉及海岸-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保護;以實際行動推動可持續(xù)和包容的藍色旅游。
分會結尾,IUCN地中海地區(qū)項目協(xié)調員Arnau Teixidor Costa強調,地方社區(qū)的努力對推動藍色旅游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
同心協(xié)力,守護同一健康:
齊心協(xié)力保護人類、動物和環(huán)境
(ALL IN for One Health: Uniting Efforts to Protect People, Animals, and the Environment)
該分會探討了在保護與生物多樣性工作中踐行“同一健康”(One Health)理念的具體舉措,由魁北克-拉布拉多基金會(Quebec-Labrador Foundation)高級副主席Brent Mitchell主持。他回顧了“同一健康”理念的發(fā)展歷程。
2021-2025年IUCN世界保護區(qū)委員會健康研究主任Sarah Olson預告了IUCN即將發(fā)布的“MAP-ACT-CREATE同一健康工具包”。該工具包旨在支持病原體測繪評估以加強疾病控制,分析阻斷傳播鏈,評估提升“同一健康”能力。
2021-2025年IUCN世界保護區(qū)委員會健康研究主任Sarah Olson
IUCN高級項目協(xié)調員Paula Prist探討了如何將“同一健康”理念納入空間規(guī)劃,評估景觀改造對人類、動物與環(huán)境健康的影響。她指出,原住民領地在保障人類健康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并概述了森林覆蓋率與病媒傳播疾病的關聯(lián):森林覆蓋率低會增加此類疾病風險,而高覆蓋率則能降低風險。
羅格斯大學(Rutgers University)教授Pam McElwee介紹了IPBES關聯(lián)性評估。該評估聚焦氣候變化背景下,生物多樣性、水、糧食與健康之間的相互關聯(lián)。
德國聯(lián)邦自然保護署(German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)的Kim Gruetzmacher強調了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與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之間的的關聯(lián)性,同時指出這些聯(lián)系超出了“同一健康”的范疇,且現有“同一健康”理念未必包含生物多樣性相關考量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