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針葉榛:別名絨苞榛,為殼斗目、樺木科、榛屬、殼斗系列農作物,原產于亞洲中國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貴州、四川和云南。野生于海拔800-3000m的山坡林中。1916年命名。樹葉粗蛋白含量高,營養(yǎng)價值較高,且無怪味,青嫩葉可作柞蠶及豬的青飼料。晾干打磨成粉狀,可作為豬、牛、馬拌料摻喂。生長較快、根系發(fā)達,且多為水平狀分布,種植后很快能固定土層,防止土壤沖刷流失。樹皮、果苞富含單寧,是栲膠的原料,質量好,生產成本低。果殼易加工,吸附力強,是很好的活性炭原料。
種仁含油質,味甘可食,可做干果樹種。它還是優(yōu)良的用材樹種,長勢旺盛、生長迅速,主干通直圓滿,木材呈紅褐色,有光澤,紋理直,結構細,質堅韌,可供建筑、家具等用。
披針葉榛作物特征
小喬木,株高5-10m。樹皮暗灰色,呈鱗片狀剝裂。小枝密被短柔毛。葉厚紙質,矩圓披針形、披針形或長卵形,頂端漸尖,基部斜心形,邊緣具不規(guī)則的重鋸齒,兩面均疏被長柔毛,下面沿脈毛較密,側脈9-10對。葉柄密被短柔毛。
披針葉榛種植方法
每年6-7月,苗木進入速生期后,迫施尿素,并視土壤墑情及時灌水。當幼苗高達10cm時開始抹芽,充分發(fā)揮其頂端優(yōu)勢的作用,促使其正常生長。每年換葉1次,枯枝落葉,為土壤增加大量腐殖質,既增加了肥力,又疏松了土壤,增強了吸水和滲透能力,是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優(yōu)良樹種。
披針葉榛繁殖方式
母樹果苞變成黃褐色,種皮變硬,種仁甘脆油香時,便可采種。用木竽敲擊種實,使其落地,拾取。將種實與濕抄按1:2混臺均勻堆于露天,40天后進行種沙分離。將分離出韻種實置于蔭涼處,待散失水分后,用木竿敲擊,使果苞破裂,再借助風力進行種苞分離,將滾落的種子收存?zhèn)溆?。點播后覆土5cm,并填壓。播種可冬播,也可春播。冬播的種子,于翌年3月發(fā)芽,春播種子萌發(fā)比冬播推后20天。
披針葉榛開花形態(tài)
果數枚簇生,果苞管狀,在果的上部急驟縊縮,無縱肋或有不明顯的縱肋,密被黃色絨毛,有時疏生刺狀腺體,上部淺裂,裂片三角形或披針形,反折。堅果球形,直徑1-1.5cm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bike.cn/z/pinzhenyezhen/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