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 述: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
采 訪:徐悅邦
來 源:正和島(ID:zhenghedao)
疫情帶給世界的3點影響
面對突發(fā)疫情,沒有哪個國家是準備好的,難免會有一定的滯后和恐慌。
但這次新冠疫情,我們看到了中國“舉國體制”的優(yōu)勢,整個國家即刻都動起來了。如果換成其他一些國家,難以做到。
中國有一點做得非常明確,無論封城、封路,還是封小區(qū),最終圍繞的都是“治病救人”、生命第一位,并非是為了穩(wěn)定而穩(wěn)定。這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使命型政黨,是把老百姓的生命放在最優(yōu)先的。
目前疫情在中國已經(jīng)基本得到控制,但卻在世界呈現(xiàn)出“大流行病”的態(tài)勢,許多國家仍處在上升期,仍有許多不確定性。
歷史上,瘟疫和戰(zhàn)爭幾乎是孿生兄弟,如果社會恐慌控制不住,民主政府和法西斯政府幾乎只有一墻之隔。必須看到,這次是“綜合性危機”,是經(jīng)濟危機、社會恐慌、國家治理危機的“三合一”并發(fā)癥,在西方尤其明顯,要非常警惕。
此次疫情對世界的影響,可以用“史無前例”來形容,主要有這3點:
1. 經(jīng)濟:重新反思全球化
這次疫情對經(jīng)濟的沖擊,我認為會遠超2008年,可能會比1929-1933年大蕭條時還糟。
從經(jīng)濟層面上來說,疫情使人們對全球化產生了懷疑。
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這波全球化,毫無疑問創(chuàng)造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財富。但也產生了許多問題,財富只是流到一些國家和極少數(shù)人手中,出現(xiàn)了收入差異加大、社會分化、政府稅收、就業(yè)流失等現(xiàn)象。
全球化原本是為促進資源和產業(yè)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配置、梯次分工。但在疫情籠罩下,一些規(guī)則突然不靈了。許多國家發(fā)現(xiàn),產業(yè)鏈一受影響,自己連普通的口罩和防護服都生產不了。國家、政府的經(jīng)濟主權沒有了。
他們就重新反思,全球化到底帶來了什么?有人就說,疫情可能敲響了全球化的喪鐘,是對全球化的最后一擊。
但我認為,疫情并不會完全終止全球化,而是會回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狀態(tài)——傳統(tǒng)的投資與貿易的形式,是一種“有限的全球化”。
各個國家會重新去爭取對自己國家經(jīng)濟主權的掌握,通過“產業(yè)回歸”的方式調整產業(yè)結構,將重要的、與安全民生相關的產業(yè)放回自己國家以及交通、溝通都相對方便的國家之中。
2. 政治:種族主義抬頭
在政治上,大家能看到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么?種族主義抬頭。
尤其是美國,此前一直揪著“新冠病毒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呢”這個問題作文章;《華爾街日報》還說中國是“亞洲病夫”。這段時間的中美關系,實際上就是圍繞著種族主義和反種族主義展開的。
再舉個例子,歐盟原本是作為歐洲區(qū)域人類共同體的典范的,但這次疫情一來,歐盟國家又都回到了主權國家的時代。意大利、塞爾維亞急需幫助,但沒有哪些歐洲國家可以幫他們。大家又走向了自私。
未來10年,將會是一個民粹主義高漲的時代,也是一個動蕩的時代。
資本可以在全球流動,知識可以在全球流動,但是老百姓不能自由流動,貧困也無法流動,政治權力更是無法流動,所以各國主權意識勢必日益強化,民粹主義日益高漲。
3. 國際關系:二戰(zhàn)后的國際體系搖搖欲墜
而從國際關系來說,以往國際關系的基石正在慢慢消解,二戰(zhàn)以來建立的國際秩序已經(jīng)是搖搖欲墜了。疫情大大加速了這個進程。
這不僅是對西方的挑戰(zhàn),也是對中國的挑戰(zhàn)。該如何解決?目前為止整個世界都還沒有方案。
誰都不知道新的體系是什么樣的,由誰來建立,而且也不是說美國主導的世界不行了,中國就可以主導。因為任何一個國家再強大,也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國際公共品。
但不管怎么說,“逆全球化”已經(jīng)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了,中國再怎么努力都很難逆轉。它的主要動力來自中美關系的惡化,從科技到意識形態(tài),現(xiàn)在中美在科學技術上的人員交流幾乎處于停頓狀態(tài),兩國意識形態(tài)對立。
此次中美貿易摩擦的核心,美國主要是想借機打壓中國高端制造,不希望中國在技術層面往上爬,期望通過一場“技術戰(zhàn)”拖延中國的現(xiàn)代化進程,促使中國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
所以對未來的中美關系不能那么樂觀,中國需要兩條腿走路,一條腿是合作,另一條腿是斗爭,后者不可避免。
未來的全球化,或許是“一個世界、兩個市場”“一個世界、兩個體制”,一個以美國為中心的市場,另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市場。一些國家跟美國多做些生意,另一些跟中國多做些生意,也有些國家兩邊的生意都做。
中美兩個市場之間也不會完全脫鉤,會有一定程度的交往,但兩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已是不可避免,接下來中美貿易依存度必然會有所下降。這未必是壞事。
中國政府和民間,都不想與美國交惡,但這已經(jīng)不是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了。因為美國視中國為“眼中釘”,我們只能“以直報怨”。
未來10年:
中國要避開陷阱,我的6點建議
所以說,未來10年,中國或許將會面對一個更加不確定的時代,前方“陷阱”重重:“中等收入陷阱”“修昔底德陷阱”。
對此,我有6點建議:
1. 做好制度建設
在這場抗疫過程中,也有一些值得再深思的地方,許多人討論中央政府足夠果斷,但早期一些地方政府還比較自我,甚至隱瞞信息“不作為”。然而光是“譴責”地方政府就足夠了嗎?
一般來說,今天地方的行政機構里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3類群體:一類是唱贊歌的,熱衷講大政治和大話,“口惠而實不至”;另一類是不作為的,準時上下班,上班讀書看報寫文件,但沒有行動;還有一類是想作為的。
三種群體,三個結果。每天吹牛拍馬、唱贊歌的,被上級領導注意到,被提拔了;不作為、也不干活的,他不犯錯誤,也有機會提拔。那些想作為的卻困難重重,一旦做點事情,就容易觸動到其他人的利益。利益被觸動的人就會變成告狀者,就有人來查你。因此,對想作為的干部來說,不作為便是最理想的選擇。
這樣的情況下,誰來干活呢?大家都學著吹牛拍馬,大都學著不干活。這就是為什么這幾年“低級紅,高級黑”多了起來,要從制度上找原因,從制度上去改進。
就人性來說,不管什么樣的體制,總會出現(xiàn)這3類群體。但要想促成領導干部有所作為,就必須從制度的角度來分析。體制的設計就是要克服人性的弱點。最高領導人這幾年也反復強調要反對“形式主義”“官僚主義”。
所以地方政府為什么“不負責任”?你不能光指著某個領導說:你不負責。新冠疫情的擴散就說明了這點:武漢市長辯說他不報也是根據(jù)法律和政府規(guī)定來的,沒有權力把這個公之于眾,他也有他的說法。
我多次說過,一個國家崛起的核心就是制度崛起,而外部崛起只是內部崛起的延伸而已。沒有一個制度是十全十美的。所以面對未來的不確定,從體制角度來說,中央、地方還是需要改革,目標就在于如何使得地方政府更具責任感。
不能光從人的角度來說“你不作為”,要從制度上找到不作為的原因。核心是找到“誰來承擔責任”,我覺得這一點中央政府要明確,中央政府誰承擔責任,地方政府又是誰承擔責任,然后從體制上保證他們能承擔這個責任,而不是說光去批評。
我覺得現(xiàn)在中國的情況是,有些該集權的地方?jīng)]有集好權,該放權的地方?jīng)]有放好權,這樣地方政府的權力就不足。所謂“使命型政黨”不是說不會犯錯誤,也是會犯錯誤,但是他有使命,可以自己去糾正錯誤。
在這一點上,新加坡的經(jīng)驗值得借鑒:
比如不到600萬人口的新加坡只有一級政府。武漢市有幾級政府?至少三級半。中國哪怕像新加坡這樣規(guī)模的城市都是三級半政府,需要這么多層級的政府干什么呢?中國從秦朝、漢朝到晚清都是三級政府,現(xiàn)在有這么多級別政府,還是需要改革的。
其次,怎么激發(fā)公務員、官員的積極性呢?除了強調意識形態(tài),或許還需要物質。新加坡是世界上公務員工資最高的國家。當然不是說中國公務員的工資都要像新加坡這么高,還是要根據(jù)自己的經(jīng)濟發(fā)展水平。公務員也是人,也要過體面生活的。
還有一個要法治,要是太講政治,法治就會受到影響。政治都是比較主觀的,不像法治比較客觀,依法治國是國家現(xiàn)代性的主要表征。
我一直在說,利益的困局始終是需要利益來突破的。要讓責任跟利益正相關。你不能叫我承擔無限的責任,而沒有利益。有多少利益就有多少責任,我想這個道理整個世界是普適的。
2. 破除“唯GDP主義”
這次疫情給處于轉型期的中國,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。從國際經(jīng)驗來看,任何一個處于轉型期的社會,都容易出現(xiàn)社會問題;但如果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積累起來,最終就會造成社會失序的局面。
經(jīng)驗地看,這不僅是中國的問題,也是許多國家的問題。我們需要重視起來,防止中國未來陷入到各種陷阱之中。
目前的中國,主要存在著兩條政策思路:第一條就是盛行多年的GDP主義。在改革開放的特定歷史時期,GDP主義發(fā)生過積極的作用。
但說穿了,GDP主義就是要把中國社會貨幣化、商品化。可以相信,如果不能改變GDP主義的狀況,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社會領域被商品化、貨幣化,比如醫(yī)療、教育、公共住房等。從這次疫情也能看出,中國現(xiàn)在最主要的不光是追求GDP的增長,還應該搞社會建設。
所以我一直說,中國改革要分三步走,先經(jīng)濟改革,再社會改革,以后條件夠了,中產階層做大了,再去做政治改革。這幾年我覺得最遺憾的就是社會改革比較緩慢。
第二種政策思路就是通過社會政策的改革,來尋找新的經(jīng)濟增長源。和第一種把社會商品化的思路相反,第二種思路就是要通過保護社會,建立消費社會來取得經(jīng)濟和社會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中國未來的核心在哪里?就在于其日漸成長的“消費社會”。這也正是美國、特朗普所害怕的地方。中國成為“消費社會”對美國意味著什么?意味著中國的“大市場”,也就是經(jīng)濟力量。
真正可以促成中國改變整個世界格局的,是其龐大的“消費市場”,而非其他因素。這些年來,中國開始加速成為區(qū)域乃至可以和美國博弈的世界經(jīng)濟重心,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消費水平。
3. 做大中產階層
2008年金融危機前,美國中產階層占70%以上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降到不足50%。美國、歐洲為什么現(xiàn)在不穩(wěn)定?就是因為中產階層變小了。
任何一個政黨,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,都要照顧中產階層的利益,就不會走向極端。像泰國那樣,如果50%是窮人、50%是富人,那么農民選出來的總理城里人不接受,城里人選出來的總理農民不接受,永遠都會是一個斗爭的局面。
從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,中國目前面臨這樣一個困境:少部分人得到了與其勞動不對稱的過高收入,而其他人沒有得到與其勞動相對稱的收入。所以,要做大中產階層的規(guī)模。
但培養(yǎng)中產階層的關鍵并不是“殺富濟貧”,光是分蛋糕的話,這個蛋糕馬上就分完了。所以還是需要做大蛋糕,比較有效的選擇是改善“一次分配”,而勞動者工資的提高是一次分配過程中最為關鍵的。
在這一點上,日本有著豐富的經(jīng)驗。日本是東亞第一個成功的工業(yè)化國家。20世紀經(jīng)濟起飛后,日本政府實施了有效的工資倍增計劃,再加上日本企業(yè)“終身雇傭制”,在短短幾十年內成功培植了中產階層社會,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社會之一。
4. 輔助好中小型企業(yè)
從漢朝到現(xiàn)在,除了幾個很短的歷史階段外,中國呈現(xiàn)出“三層資本”的經(jīng)濟結構:頂層以國有企業(yè)為代表的國有資本、底層以中小型企業(yè)為主體的民營資本,和一個國有資本、民營資本互動的中間層。
只要這3者的力量是均衡的,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就會是穩(wěn)定、可持續(xù)的;反之,就會出現(xiàn)經(jīng)濟問題。
當下要做好的是扶持好中小型企業(yè)。對大多數(shù)中小型企業(yè)而言,目前仍然缺少投資空間。新的空間從哪里來?一方面需要國有企業(yè)讓渡一些自己不作為、也很難作為的空間;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。
第二個問題是缺少為中小企業(yè)服務的金融機構。因此需要金融系統(tǒng)的結構性改革,比如設立大量為中小型企業(yè)服務的中小型銀行。
5. 重視社會改革
中國現(xiàn)在最重要的是今后幾十年社會制度的建設。因為社會秩序、社會穩(wěn)定有它的制度基礎所在。
像在英國,老百姓的存款率很低,有錢主要用于消費。房子很便宜、看病不需要很多錢、讀書不需要很多錢,那么存錢干什么用?這就是社會政策在起作用。
所以我覺得我們還需要一個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發(fā)展,而不是說社會分化的發(fā)展,比如在一二線城市外,著力發(fā)展三四線城市,包括產業(yè)、衛(wèi)生、教育等資源和服務,增強國家綜合抗風險能力。
6. 避免陷入“明朝陷阱”
從整個世界史來看,進步需要改革開放。所謂改革就是內部改革、外面開放。
1500年世界海洋時代拉開帷幕,擁有著強大海上力量的明朝卻實行了“海禁政策”,中國由此失去了一個時代。但即便是在“閉關鎖國”的狀態(tài)下,中國的瓷器也遠銷歐洲,在當時中國瓷器受追捧的程度超過了今天的iPhone。
中國要吸取這個教訓,切勿陷入“明朝陷阱”。改革開放的道路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,也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,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。
國家領導人這些年宣布的幾項重大改革,比如海南自貿區(qū)、粵港澳大灣區(qū)、長江經(jīng)濟帶等,都必須是在開放的條件下才能做起來、發(fā)展下去的。
當下,需要社會上每個人負起責任來。當每個人對社會有擔當時,這個社會才能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就可以減少內耗、增進團結。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。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(wǎng)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(wǎng)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(wǎng)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(wǎng)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(wǎng)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