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櫧樹:別名櫧樹,為殼斗目、殼斗科、栲屬、殼斗系列植物,原產于亞洲中國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各地。野生于海拔200-1000m丘陵或山坡疏或密林中,常與杉、樟混生。同屬有甜櫧、栲櫧、米櫧、構栲等。
樹形高大、樹冠濃密、樹形優(yōu)美、葉片常綠,有很搞的觀賞價值,且壽命長,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抗性很強,是很好的園林綠化樹種。適宜孤植、叢植于草坪,作為園林背景。堅果為褐色,上有細毛,可食用。
苦櫧樹植物特征
小型喬木,株高5-15m,胸徑30-50cm。樹皮淺縱裂,片狀剝落,小枝灰色,散生皮孔,當年生枝紅褐色,略具棱,枝、葉均無毛。葉二列,葉片革質,長橢圓形,卵狀橢圓形或兼有倒卵狀橢圓形,頂部漸尖或驟狹急尖,短尾狀,基部近于圓或寬楔形,通常一側略短且偏斜,葉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狀銳齒,很少兼有全緣葉,成長葉葉背淡銀灰色。環(huán)孔材,僅具細木射線,木材淡棕黃色,屬白錐類,較密致,堅韌,富于彈性。
苦櫧樹種植方法
喜陽光充足,耐旱。
苦櫧樹繁殖方式
果實10月成熟,成熟后隨即采收,去雜后將凈種混沙濕藏在排水良好室內越冬,與濕沙混拌均勻或分層堆積。春播前,將種子在25℃水中浸種6-8h,然后取出,將種子包裹在濕庥袋中催芽,催芽溫度保持在25-28℃,待種子露白生芽,即可播種。春播2-3月,在播種床上進行橫條播,行距、播幅。播種必須均勻,播后淺覆細土,澆足透水,然后在條播行上覆草。播后10-15d即可出苗。
苦櫧樹開花形態(tài)
花期4-5月,果當年10-11月成熟。花序軸無毛,雄穗狀花序通常單穗腋生,雄蕊12-10枚。果序長8-15cm,殼斗有堅果1個,偶有2-3,圓球形或半圓球形,全包或包著堅果的大部分,不規(guī)則瓣狀爆裂,小苞片鱗片狀,大部分退化并橫向連生成脊肋狀圓環(huán),或僅基部連生,呈環(huán)帶狀突起,外壁被黃棕色微柔毛。堅果近圓球形,頂部短尖,被短伏毛,果臍位于堅果的底部,子葉平凸,有澀味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,并添加原文鏈接:
https://sbike.cn/l/kuzhushu/
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