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丁草:也叫苦地丁,可觀賞,能入藥
前幾天在蘭州市黃河南岸的公園散步,看到一種罌粟科草本植物,其特點是:植株低矮,莖葉灰綠色;花粉紅色,特殊的地方是上花瓣后面有一個長尾巴,在植物學中叫距;看起來逸為野生了。人們常叫苦地丁、苦丁、地丁草、紫堇等,正式名稱就叫地丁草,這個名稱來源于遼寧、河北、內蒙古、湖南等地叫法,記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第32卷。學名為Corydalis bungeana Turcz.,屬名“Corydalis”源于希臘語“κορυδαλλ??”(korydalis)意為“云雀”,形容花形似云雀的喙或冠毛;種加詞“bungeana”,紀念19世紀德國-俄羅斯植物學家亞歷山大·馮·本格(Alexander von Bunge),他在中國和蒙古進行了大量的植物學研究。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木蘭綱毛茛目罌粟科紫堇屬二年生草本。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