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斑鶇(候鳥);
拉丁學名:Turdus naumanni;
又名:穿草雞、竄兒雞、斑點鶇、傻畫眉等;
分類系統(tǒng):
動物界-脊索動物門-脊椎動物亞門-鳥綱-今鳥亞綱-雀形目-鶇科-鶇屬-斑鶇;
保護現狀:
三有保護動物;
國際瀕危等級:無危(LC);
監(jiān)測地點:
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松花江西岸大咀泡屯林緣;
鑒定者:朱寶光(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科研科長);
監(jiān)測者:龐明路(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資源保護科長);
監(jiān)測時間:2025年10月10日。
二、斑鶇的形態(tài)特征。
雄鳥上體從額、頭頂、枕、后頸、背、肩、腰一直到尾上覆羽橄欖褐色。
頭頂至后頸和耳羽具黑色羽干紋;眼先黑色,眉紋淡棕紅色或黃白色,腰有時具少許栗斑。
尾上覆羽具栗斑或主要為棕紅色而稍染橄欖褐色,兩翅黑褐色,大覆羽外翈羽緣棕白或棕紅色,飛羽黑褐色,外翈羽緣亦為棕白或棕紅色。中央一對尾羽黑褐或暗橄欖褐色,羽基緣棕紅色,外側尾羽內翈大都棕紅色,外翈黑褐色,最外側一對尾羽幾全為棕紅色。
須、喉和喉側棕白色或栗色,頦、喉兩側具黑褐色斑點,有的此斑一直擴展到整個喉部和上胸。下喉、胸、兩脅棕栗色,各羽均具白色羽緣,腹白色,尾下覆羽棕紅色,羽端白色;
雌鳥和雄鳥相似,但喉和上胸黑斑較多。
雌鳥和雄鳥相似,但上體較少棕色,腋羽和翅下覆羽棕栗色。
虹膜褐色,嘴黑褐色,下嘴基部黃色,跗蹠淡褐色。
三、斑鶇的生活習性為保護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發(fā)揮了較大生態(tài)價值。
我們監(jiān)測到的3對斑鶇,位于黑龍江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大咀泡屯柳樹林緣內草地上棲息覓食,性大膽,不怯人。
1、遷徙習性:
3-4月,春季遷徙來到我們保護區(qū),停歇覓食后,向西伯利亞繁殖地繼續(xù)遷徙。
10月初,秋季遷徙回到我們保護區(qū),停留覓食后,飛向長江流域等南方越冬地生活。
2、生活習性:
通常營巢于樹干水平枝杈上,也在樹樁或地上營巢,巢呈杯狀,一般在地上活動和覓食,邊跳躍覓食邊鳴叫;
3、飲食習性:
斑鶇主要以昆蟲為主食,喜食毛蟲、蝗蟲、金龜子和步行蟲等昆蟲及幼蟲;春、秋、冬季節(jié)也吃山丁子、野葡萄、五味子和山楂等植物種實。
斑鶇的遷徙習性、生活習性和飲食習性為繁殖地、遷徙停歇地、繁殖地的人類保護了濕地森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(tài)安全,為人類消滅了洪水、干旱、暴雨、冰雹、泥石流、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等自然災害。
保護斑鶇等野生動物、野生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生命安全。
2025年10月13日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