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名:Barnacle Goose,學名:Branta leucopsis),是雁形目鴨科黑雁屬的鳥類。擁有醒目的黑白臉部斑紋和銀灰色背部,與黑雁屬的灰褐色形成鮮明對比。主要在格陵蘭東部、斯瓦爾巴群島(Spitsbergen)、新地島和俄羅斯西北部西伯利亞的零散地區(qū)、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波羅的海周邊繁殖。白頰黑雁在北歐沿海低地的農田和草地濕地越冬,偶爾會在英國的湖泊和公園成為自由飛翔的放養(yǎng)鳥類。外形特征 ▽白頰黑雁體型緊湊,體長58至71厘米,體重1290至2400克,翼展可達132至145厘米。它們具有明顯的特征,黑色頸部、胸部、初級飛羽和尾巴,頭部為白色或奶油色,除了黑色的冠部和眼睛周圍及喙基部不定量的黑色。背部呈灰色,腹部和下體為白色,側面逐漸變?yōu)榈疑?。裸露部位全為黑色。雌雄相似,但雄鳥略顯較亮。幼鳥較為暗淡,頸部更灰,頭部的白色圖案帶有灰色斑點;可能在第一個夏季保留一些棕色翅膀覆羽,直到生命第二年才達到成年體型。鳴叫特征 ▽發(fā)出短促、尖銳的吠叫聲,無論在地上還是飛行中都能聽到,類似小狗的吠叫,有時會快速連續(xù)發(fā)出,尤其在溫暖的春日或繁殖季節(jié)。在"勝利儀式"中,雌鳥會回應伴侶發(fā)出的高音"yip"聲。親密距離時,伴侶間會發(fā)出柔和的聯(lián)系叫聲,如"hoog"或"hogoog"。區(qū)別辨識 ▽與黑雁的區(qū)別在于,黑雁頭黑,腹灰黑,身體顏色對比不明顯。白頰黑雁的黑白對比更為顯著。生活習性 ▽白頰黑雁主要棲息在北極苔原的懸崖和巖石露頭附近,偏好靠近水體和河流的南向斜坡。夏季,它們偏愛極地半沙漠苔原、濕潤苔原草地和泥灘。越冬時,它們出現(xiàn)在北歐沿海地區(qū)的低地牧場、泥灘和鹽沼。在荷蘭,不同種群在晚冬和春季選擇不同的棲息地。它們是遷徙鳥類,秋季離開繁殖地,春季返回。生長繁殖 ▽繁殖季開始于5月底至6月,筑巢于懸崖、島嶼或地面,巢由草、苔蘚、地衣和絨羽構成。通常產卵3至5枚,白色,孵化期約24至25天,僅雌鳥孵化。雛鳥出生后即有灰色棕色絨羽,下體白色或黃色,黑色喙和腳。幼鳥約40至45天后可隨成鳥飛行。家庭群在整個第一年冬天保持在一起。地理分布 ▽繁殖于高北極地區(qū)的格陵蘭東部、斯瓦爾巴群島、新地島及附近島嶼、俄羅斯西北部。越冬于英國北部島嶼、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和西歐沿海。其他 ▽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