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-g3DwJnxBLK-P2_guB-B0w
原創(chuàng) 崔松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
在自然界,植物間存在多種方式的相互作用,包括了互利和寄生。列當科(Orobanchaceae)寄生植物,如松蒿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,依賴寄主根部分泌的吸器誘導因子(HIFs),如醌類DMBQ和酚類阿魏酸(Ferulic acid),丁香酸(Syringic acid)觸發(fā)吸器形成,實現(xiàn)侵染寄主植物竊取養(yǎng)分。然而,這些寄生植物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只寄生正常的自養(yǎng)植物,而極少“自相殘殺”或寄生其它物種寄生植物,這種“親緣回避”(kin avoidance)現(xiàn)象長期成謎:這些寄生植物如何精準區(qū)分“自己”與“異己”?
今日,日本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(NAIST)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、日本理化學研究所(RIKEN)等機構的科研人員通過合作,在Science雜志發(fā)表題為Glucosylation of endogenoushaustorium-inducing factorsunderpins kin avoidancein parasitic plants(內源吸器誘導因子糖基化使寄生植物實現(xiàn)親緣回避)的論文,揭示寄生植物通過UDP-葡萄糖基轉移酶UGT72B1對自己內源HIFs進行糖基化,從而使自身的HIFs分子失去誘導吸器活性,抑制自主吸器形成并避免寄生同類。
該發(fā)現(xiàn)源于松蒿的突變體庫篩選。通過科研人員的大量前期工作,獲得了spoh1突變體,該突變體植株無需外源HIFs即可在蔗糖介質上自主形成原吸器,形態(tài)與DMBQ誘導野生型(WT)松蒿的吸器無異。spoh1根分泌物對WT松蒿及近緣寄生植物獨腳金(Striga hermonthica)吸器誘導活性增強,相當于1 μM DMBQ水平,從而證實此突變體的HIFs釋放增多。全基因組測序鎖定spoh1為PjUGT72B1的提前終止突變,導致此酶功能缺失。PjUGT72B1定位根成熟區(qū),主要通過O-葡萄糖基轉移酶(OGT)活性糖基化G/S型HIFs的4-OH位點,生成失活形式(如SyA-Glc)的HIFs,使其喪失誘導活性。體外實驗證實PjUGT72B1對S型HIFs更高效,而非寄生植物的擬南芥同源AtUGT72B1僅限對G型HIFs有活性——這種底物特異性差異揭示了列當科寄生植物如何通過“掩蓋”自身的HIFs,從而避免“自相殘殺”的生理和進化生物學機制。
這項研究不僅闡明了列當科寄生植物進化出的“自?!辈呗裕矠檗r業(yè)抗寄生植物提供了新的靶點:通過編輯作物UGT72B1增強HIFs糖基化,有望使作物對列當科寄生雜草“隱形”,為全球每年挽回超10億美元損失。
日本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向蕾為第一作者,SatokoYoshida為通訊作者,昆明植物所崔松巋為第二作者。
點擊“閱讀原文”查看文章鏈接。

圖內源吸器誘導因子的糖基化防止寄生植物松蒿自主產(chǎn)生吸器
文:崔松巋
| 版權聲明: 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(wǎng)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(wǎng)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(wǎng)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(wǎng)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(wǎng)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(wǎng)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